2010年11月27日星期六

26112010

今天下午,跟朋友去打羽毛球。在我们隔壁场的是一个貌似跟我年龄差不多的男人在教两个小男生打球。男人样子长得还可以。由于站在离我不到2公尺的地方,他们的对话和一举一动我可以清楚地观察到。

男人以严厉的语气和包公式的样子教导孩子们。我开始批评他是没念过心理学的。他以这样的衰款教导孩子,让他们样子恐惧,理论上,学习者的吸收能力是大被影响的。严师出高徒的过时方法理应被愉快学习取代的。当然理论终归理论,我在课堂听说的愉快学习仍少让我遇上,除了行知小学还可以一些这方面的安慰。

曾经在“赏识教育”里听到的“找到感觉”竟然从男人的嘴里机械化的吐出来,然后,毫无情感得传入我的双耳。我想给他一面镜子:你自己看看你的样子,如果你有这样的教练,你找得到感觉吗?对不起,我要坦白的说,我有股冲动想把手上的球拍,从他后面打下去。我一直跟朋友们唠叨(当然是用他们听不懂的马来语)他过分的言语行为。我是很想换球场,问她们是否可以从当时的一楼换去三楼,因为我真的不堪再听和看下去了。

听见他的语气越来越不好,孩子的脸刻着害怕,甚至像要哭的样子。难道他没看见吗?
其中一个孩子表现得让他不满意,他就罚他脸朝下,用双手双脚撑地约20分钟。另一个孩子呢,男人就训练他接球。之后,我们换了场地,离他们远了很多,可是,还听得到他无礼的声音。Lusi当时还坐在他们附近的长凳上,观察他们。她之后告诉我,男人还试过拿羽毛球往那个孩子的脸上丢去!噢,我的天!

不久之后,看见两个老爷爷坐在他们身后的长凳上。如果没有错,他们应该是孩子们的爷爷。男人的语气明显地温和了很多。我才知道,原来他学过变脸。不久,孩子们痛苦的时间终于结束了。我有股冲动想过去跟孩子们搭讪(可以用这个词吗?),问问他们的感受,然后,提议他们不要继续这种折磨了。爷爷们没看见教练的衰样,可我们可以帮忙作证的。我的超我(superego)还是把我的自我(ego)压抑下去了。

晚上时间,我们几个女人就这件事谈论了一下。之前在南京一所小学实习的氏和(越南朋友)告诉我们,她在实习的那所小学也看过类似的情况。她有一次看过一个老师把粉笔朝孩子丢去,骂他们笨之类的话。我想,不管是中国或马来西亚的学校也还有这样的情况不断在发生。我想,除了这些比较老久且伤害孩子的教学方式,年轻的老师们可不可以使用受过专业训练的头脑,变通出一些比较合适、双赢的方式来跟孩子愉快地相处?我个人一直抱着师生互相学习的态度和想法看待教学,所以,老师不应该一厢情愿地认为孩子们单方面地从我们身上获得什么,而是想想我们可以从孩子们身上学习到些什么。

一些中国人跟我说,在中国,老师们的待遇越来越优厚。已经不止一次,听过他们跟我说过教育界的丑陋。即使推行了义务教育,父母话说是无需交庞大的学费。可是,学费变相成为了校方们“提议”家长们送给老师的礼物。礼物包括价钱不菲的烟酒或者红包。送礼物的目的除了成绩考得不好的孩子讨得好学校,就连在班上坐个好位置也需要这类的潜规则。这些是一些中国家长给我的反映,至于接收烟酒这类的事,我曾经亲睹过。我庆幸自己是一个一直尝试在教育领域、生活层层面面找寻答案的穷老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让现今的“教育”还原、回归起初的模样?家长们、教育者们,请记得孩子有他们的自身的权力、尊严,请不要把他们视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再次想起了纪伯伦的《论孩子》:

Children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 Kahlil Gibran, The Prophet, Chapter 4



《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的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 卡里尔•纪伯伦,《先知》第四章

(译注:冰心译)

圣经里记载着一段关于耶稣和小孩子的故事。有一次,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见耶稣,要耶稣给他们按手祷告,门徒就责备那些人。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耶稣给他们按手,就离开那地方去了。
很多人觉得小孩子很烦、很吵闹,我曾经也是那样的,现在有时还会的。然而,可悲的是一些父母伤害或虐待孩子,用的也是同样的借口。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可能现在孩子的),伤害、拒绝孩子的同时,是不是也默许自己去伤害和拒绝曾经那个手无寸铁的自己?

我曾经分析过自己为何如此爱孩子,除了是孩子们可爱、单纯的样子,让人忍不住疼爱之;另一方面,我深知,我的内心像很多人那样住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承担不了大人世界的复杂、奸诈、邪恶......所以,她一直往孩子群中钻,尝试从他们身上发现起初的真善美。

2 条评论:

YEN 说...

我很喜欢这首诗,谢谢分享!英文的读了比较有感觉 :)

Siaoli 说...

得空去找他的作品来看,我喜欢看他写给伊梅的情书,一个他爱的女人,可是,两人从来没见过面。